首页
>工作动态
全国科技活动周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研讨会圆满召开
来源 : 北京地质学会 | 发布日期 : 2025-06-11
返回上一页
研讨会现场
近日,为创新地质灾害科普研学与地学研学活动形式,提升研学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水平,北京地质学会联合北京市灾防所邀请中国地质学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领导专家一行赴北京密云地质灾害监测站指导地灾科普与地学研学工作。
会上,一行人参观了密云监测站地质灾害科普室、泥石流滑坡土工实验室、标本展陈室以及会商指挥中心,听取了灾防所关于“北京市地质灾害科普工作及展望”的工作汇报,之后与会专家领导结合“北京密云地质灾害科普研学路线”和“云蒙山—密云水库地学研学路线”特点,从密云地质遗迹资源禀赋、地方旅游资源融合、打造精品研学课程、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充分研讨交流。
中国地质学会与会专家从地学科普研学知识体系严谨性与系统性、数据精准性与可靠性、研学成效评估体系、诚信建设以及
动地学科普研学活动规范化发展提出了系统性指导意见。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专家建议
确科普研学的目的,在知识系统化、形式科普化和手段科技化上下功夫,提升科普研学的趣味化,打造体验式、项目式、
景式研学,让研学活起来。结合密云独特地方特
资源和AI
能技术,塑造特
科普品牌,构建产学研共生生态,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山水之间的科普力量”。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专家肯定了北京密云地质灾害监测站在地学科普工作中的成绩,指出要以建设实施研学路线为契机,不断拓展地学文化的影响力,继续弘扬地质精神。以科普研学促进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支撑科普研学,形成互促共进的良好格局。让科普研学成为防灾减灾的良好载体,不断提升首都城市地质安全,更好服务社会、服务公众。
北京地质学会专家认为要利用好地方资源,建立多方协同机制,打造“地质+教育+文旅”相融合的地学特
研学线路,要充分利用目前的AI、数字孪生技术,形成沉浸式的体验项目,依托防灾减灾科技创新技术、科普研究打造“学术交流的品牌”和“特
科普宣传品牌”,着力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首都社会公益性防灾品牌影响力。
北京市灾防所专家表示,将以各位领导专家的建议为指引,不断完善研学内容、拓展研学思路,在保持科学性的基础上,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持续强化科普功能,持续深化合作机制,持续提升品牌影响,为首都自然资源科普事业贡献力量。
北京市灾防所、北京市地勘院、北京地质学会、北京市生态地质研究所、地质灾害研究站相关技术人员等参加研讨。
相关链接
江西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地质灾害科普进校...
“岩石盲盒”巧识矿 展厅探秘览宝藏 ——...
海南省地质地理学会在“世界海洋日”
动海...
携手亮相科技周 地质科普活课堂 ——云南...
浙江省地质学会地质科普活动首次走进浙江老...
江西省地质学会组织开展地质科普进校园志愿...
科技铸甲,少年同行 ——重庆市地质学会2...
上海市地质学会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活动...
上海市地质学会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活动...
岩溶地质专委会举办“桂林,我穿过五百年来...
全国科技活动周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研讨会圆满...
北京地质学会关注科学家精神,开启观影+竞...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海南省地质地理学会开展系列“5·12”全...
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青春成长
海南省地质地理学会成功举办第56个世界地...
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委会开展第56...
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举办多种“世界地球日”...
新疆地质学会联合多家单位举办“第56个世...
探索地球 遥瞰苍穹 安徽省地质学会联合举...
吉林省地质学会联动理事单位开展第56个世...
“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世界地球...
“呵护地球,从我做起”—山东省地质学会第...
江西省地质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举办地灾...
江苏省地质学会在宜兴成功举办 “一方泥·...
贵州省地质学会开展世界地球日科普进校园活...
探索SiO₂的“前世今生” ——第56个...
世界地球日,地质文化进校园
“守护地球家园,共赴自然之约” ——世界...
珍视能源资源,守护蓝
星球 纳米地质专业...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