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景学会
|
党建
|
联系我们
EN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第35页
地学精英共商新时代做大做强“地”文章
粤首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今日开锣
来源 : 广东省地质学会 | 发布日期 : 2017-11-27
返回上一页
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省地质局总工程师何俊美主持大会
1 / 8 页
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彭齐鸣作报告
2 / 8 页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总工程师、国际滑坡协会主席殷跃平研究员作报告
3 / 8 页
俄罗斯科学院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谢先
研究员作报告
4 / 8 页
大会现场
5 / 8 页
分会场
6 / 8 页
野外考察
7 / 8 页
大会合影
8 / 8 页
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由广东省地质学会联合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协会等6家地学相关学会主办的“广东省首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术大会”,日前在美丽花城—广州隆重开幕。在为期两天的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近300余名地学界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围绕“驱动地学与工程技术创新,助力广东绿
发展”的主题,集思广议、交流研讨、献计献策,着力
动新时代地球科学与工程又快又好发展。
据悉,这次大会档次高、规模大、亮点多。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现任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彭齐鸣,著名地质灾害防治专家、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总工程师、国际滑坡协会主席殷跃平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广东省科协“名誉”主席谢先
研究员等一批省内外乃至国内知名地学专家到会并在大会做学术报告。这次地球科学与工程强强联合的学术大会是一次首创,开创了地学业的先河。系近10年来广东规模最大的地学界学术术交流大会之一。大会共收到相关学术论文报告50余篇;学术交流除开幕当日在主会场进行主题报告大会交流外,翌日还分“基础地质”、“岩土工程与探测分析技术”和“勘查技术与地质矿产”三个分会场做专业交流。广东省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广东省地质局总工程师何俊美教授级高工主持了11月16日的大会。交流论文紧密围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动地球科学与工程技术创新,助
广东绿
发展等内容,以及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展现诸多新成果、新经验,亮点多多,可圈可点。
在开幕大会上,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代表作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学术报告,令人耳目一新,深受鼓舞。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及试采工作的主力和骨干队伍。自1998年率先在我国海域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以来,投入经费47亿元,动用17艘调查船,组织完成75个航次,先后4次在南海北部实施天然气水合物钻探,钻获大量的水合物样品,圈定评价了一批成矿区块并初歩预测资源储量,为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提供了重要参考靶区。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新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能量密度高、资源潜力巨大的优势。天然气水合物的氢碳比为4,是石油的2倍,煤炭的4倍;燃烧值为55625千焦耳/公斤,为常规天然气的1.43倍;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甲
的含量是全球天然气资源量的60倍,仅我国南海水合物远景资源量就达到680多亿吨油当量,是整个波斯湾探
的油气储量近1.5倍多。因此,天然气水合物是人类社会最有希望的新能源储备,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目前,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合物试采在南海神孤海域取得多项令人鼓舞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多项世界记录。
地质工作和地球科学如何加大创新服务“生态文
建设”、“
动广东绿
发展”力度,亦是本次学术大会交流研讨的又一亮点课题。多位权威专家与会奉献“真知灼见”,使与会代表获益良多。据介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当下服务“生态文
建设”、“绿
发展”、为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以广东省地质局为例,近年来,该局始终把地灾防治工作作为该局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仅去年就完成各类地灾防治项目1359个;今年头9个月,又完成各类地灾防治项目1133个。
学术大会结束后,部分代表现场考察了珠江三角洲多个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项目。业内人士称,广东省首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作为广东地球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体的重要学术互动载体,有益于为全省地学界营造浓厚的学术全国和人才成长环境;它将立足省内,放眼国内和国际,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力争打造成为国内地球科学与工程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作为广东省科技协会2017年重点学术交流项目之一,广东省首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术大会的成功举行,必将
动地球科学的创新和发展迈上新台阶,发挥出建设美丽中国、助力广东绿
发展“加油站”和“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
▪
云南省地质学会将科普送进院校
▪
安徽省地质学会参加省科协学习贯彻党的十九...
▪
地学精英共商新时代做大做强“地”文章 粤...
▪
深化改革,全心全意服务社会
▪
当好火车头,
动地学创新发展
▪
浙江省地质学会参加省科协党建工作研讨会
▪
江苏省地质学会参加省科协贯彻党的十九大精...
▪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史研究室、王
滋院士分别...
▪
广西地质学会荣获“八桂
•科技梦”优秀科...
▪
为广西碳
钙千亿元产业规划出谋献策
▪
安徽省地质学会召开中国中东部油气成藏条件...
▪
四川省地质学会参加四川省科协学习宣传贯彻...
▪
江苏省地质学会启动换届调研
▪
吉林省地质学会参加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
▪
雄安:打造地热能开发全球样板
▪
2017年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工作研讨会在安...
▪
四川省地质学会赴黄石参加首届中国地矿科普...
▪
安徽省地质学会参加长安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
▪
江苏省地质学会出席2017年江苏省科协系...
▪
广东省地质学会捷报频传 申报4个省级“创...
▪
吉林省地质学会成功举办“地球科学创新理论...
▪
《地质学报》与《地质论评》再创佳绩
▪
云南省地质学会召开论坛学术委员会专家会议
▪
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出
实现科普落地 ——...
▪
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盛大开幕
▪
2017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开幕专家...
▪
安徽省地质学会组团参加雄安新区地热勘查开...
▪
江苏省地质学会党支部组织学习领会党的十九...
▪
吉林省地质学会召开第四届吉林省科协研究生...
▪
安徽省地质学会成功召开“皖西地区构造与成...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分支机构工作动态
省级学会工作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