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讲地质——2021京津冀地质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高峰论坛圆满举办 |  | 来源 : 北京地质学会 | 发布日期 : 2021-11-10 |  |
|
|
 |
 |
为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聚焦地质生态环境领域的前沿研究,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基础支撑、先行先决的重要作用,2021年11月4日至5日,由中国地质学会、京津冀三省市科协指导,京津冀三省市地质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城市地质专业委员会、北京公路学会公路工程地质专委会、北京水利学会、北京气象学会、北京减灾协会、北京生态修复学会、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北京测绘学会、北京土地学会、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农学会、北京力佳图科技有限公司12家相关学会和单位联合协办的“院士讲地质——2021京津冀地质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按照北京市疫 防控政策要求,论坛采用线上直播方式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北京市地勘院副院长刘连刚出席直播现场,北京地质学会秘书长于春林主持论坛。 |
论坛邀请了18位专家学者从不同专业领域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地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李廷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刘嘉麒分别就 “新时代地质工作特点和地质人才成长规律”和“地质工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作主题报告。李廷栋院士从国家领导人的地质 怀、新时代地质工作特点、人才是第一资源、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加强青年地质人才培养五方面强调了新时代地质工作背景下的地质人才成长,并寄语嘱托广大青年地质工作者;刘嘉麒院士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京津冀的自然背景、如何把太行山打造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促进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必要性,着重介绍了绿 高新产业——玄武岩纤维材料产业。 |
论坛还邀请了中国地调局碳中和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何庆成,原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巡视员、总工程师郑桂森,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水环室主任、教授级高工马震,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地面沉降监测中心技术负责、正高级工程师张进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陈建平等,分别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京津冀”、“地质资源与环境”等关键词从国家战略、地质人、城市、资源与环境、交通等诸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探讨 动京津冀地质环境协同发展的方式方法,对广大地质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于春林秘书长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论坛各位专家围绕“京津冀地质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从宏观和基层一线的角度共同探讨了地质工作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促进了京津冀地质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
截至发稿,论坛直播累计访问量近10000次,实际访问人数近3000人,平均实时在线人数400余人,最高近700人。据直播后台数据统计显示,访问用户除京津冀三省市外,还获得了来自内蒙、河南、辽宁、山西、陕西、江苏、湖南、宁夏、重庆等地区用户的广泛关注,产生了积极显著的社会影响。随机调查显示,参与论坛收看的观众一致认为,本次论坛以京津冀地质生态环境协同发展为主题,紧扣当前国家战略需求,报告内容站位高、水平高、实用性强,对加快京津冀一体化建设、 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社会效益显著,希望今后能持续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