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工作指南发布因地制宜突出村镇特 |  |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 发布日期 : 2020-05-12 |  |
|
|
 |
 |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发布《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工作指南(试行)》,以指导下一步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工作。 |
地质文化村(镇)是指依托地质资源禀赋,通过深度挖掘地质科学和文化,将其与乡村、乡镇建设相融合,发展特 产业和经济,提升乡村、乡镇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形成的宜居宜业的特 村(镇)。 |
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按照“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的基本定位,将地球故事与村镇历史融合、农业地质与农耕文化融合、环境地质与村民生活融合,打造“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宜居宜业新农村、新乡镇。 |
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模式,将根据村(镇)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突出特 ,建设地质文化村(镇)。现阶段地质文化村(镇)有“地质+生态旅游”“地质+生态农业”“地质+自然教育”“地质+生态康养”“地质+创新创意”以及“地质+综合服务”六种建设模式。 |
地质文化村(镇)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 、与乡村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充分融合的原则,多方统筹协调,实现绿 可持续发展。其建设流程一般包括选点论 、调查评价、策划设计与产品开发、建设实施、申报与评审授牌、宣传 广6个阶段。 |
拟建村(镇)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
(1)村庄户籍人口不少于100人。 |
(2)村(镇)域内具有地质遗迹、富硒富锌优质土地、优质矿泉、地质产业等特 地质资源。 |
(3)村(镇)道路、水电、卫生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或预期在1~2年内可达到较为完善。 |